OK!我现在请大家来看这幅画,你认为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呢?答案就会不同了。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个人在吹萨克斯管,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幅美女图。
古人云,眼见为实。事实上眼见的并不都为实。只能这么说,眼见的肯定是事实(局部的),但并不表示眼睛见到的就是完全真实的(全部的)。
4.2 耳听确可能为虚
请先听一个报道(这是我在日本讲演时所用的例子,现将之译成中文)。
根据22日文部科学省所获信息,在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举行的“第19届国际信息奥林匹克”会上,日本代表片冈俊基(三重县高田高中三年级生)获得了金牌。
本奥林匹克是由全世界高校生参加的计算机程序竞赛。
除片冈俊基外,吉田雄纪获银牌,松元获铜牌。
一般而言,听到这则报道时,肯定会认为日本代表团老古董很棒,囊括了金、银、铜奖牌(当然更不需要向政府申请更多经费来资助这一活动了)。
我们再听听关于同一报道的另一个版本:
在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举行的“第19届国际信息奥林匹克”会上,参赛的中国代表4人全部获得了金牌,这是自2004年以来连续4次全员获得金牌。
这次比赛,有77个国家和地区的285人参赛。金牌获得者为25人、银牌48人、铜牌69人。参赛的4名日本选手获1金、1银、1铜。
根据上面的例子,可以肯定你听到的有关同一个报道的两个版本确实是一个局部的事实,但不一定代表全部的真实。这就是我说的耳听确可能为虚。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有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是掌握并活用完全信息的精英。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就是要引进掌握并活用完全信息的精英。
五、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是一个由市场导向的系统工程
何谓市场,是双向选择,是择优录用。
这里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防止单位为了局部利益与个人联合起来骗取国家的钱财。同时,从以往的情形来看,有些单位领导为了自身个人的地位和利益,不愿意至少不积极引进认为对自身的地位有威胁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国家应将是否引进了优秀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作为衡量一个单位、一个大学领导业绩的一个指标。一个好的领导,能招聘、引进、留住优秀的人才,而一个差的领导,心胸狭窄,是不能吸引优秀人才加盟的。
引进海外高层人才是一个由市场导向的系统工程。因为是市场导向,所以要计算成本,预期产出。考核是否属于海外高层次人才有些指标是可以量化的,比如科研成果,比如在海外大学的教育成果,包括培养人才的情况,所在国所在大学的评价信息,在国际上的活跃情况,是否有世界知名科学家力荐。从这些数据可以预测其潜力,可以评估其能力,可以预期在其聘期内的产出。
六、筑巢引凤,完善体制
人才资源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是重要生产力。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领域的较量,其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其核心之核心又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
这里主要谈如何完善人才引进,竞争体制。
这是一个融合文化的过程。
这是一个筑巢引凤的系统工程。
七、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这里提出了两个问题。
一是如何选拔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其成本是昂贵的。
很显然,人才,海外人才,是不需要花大力气去引进的。人才首先是人,是必须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国内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包括海外人才是自然会回归的,这里所指的是海外高层次人才。这个群体你不能指望他不好过时才要求引进。换言之,不好过的肯定称不上海外高层次人才。所以要有一套科学论证体系,充分证明他或她确实是国家所需的名副其实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因此,选考时,要严格把关,避免行政干预,杜绝任人为亲。
这个考选,应是一个以“拒绝”为主导的过程。也就是专家团对所有申请者,找出拒绝的事实,拒绝的理由。只要合乎拒绝的条件,即宣布落选。这种方式,尽管残酷,尽管苛刻,尽管有时可能误判,但对“千人计划”这种海外高层次人才评选而言是必要的。这就是所谓“疑人不用”。
二是如何使用。
首先要明确的是“千人计划”所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是国家引进的人才,是属于国家的人才,而不是仅仅属于某个引进单位的私才。
引进单位对所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应提供最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但应减少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行政干预,特别是对引进人才所推动的前沿领域,对引进人才团队的组建的干预。
国家设置一个对“千人计划”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协调委员会,协调委员会可每季度开一次协调会议,交流经验,发现问题,全局规划“千人计划”。
这就等于给了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一把“上方宝剑”,使他们真正具有上通中央、下达基层的权力,全力以赴,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建设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建功立业。
这就是所谓“用人不疑”。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